<
t7b1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自古红楼出才子 > 第565章 王道还需霸道辅的大宋(第二更)
    第565章

    “恕孙儿不智,实在是不明白今日朝堂的形情为何如此奇怪,昔日,但凡宋夏之争,这些朝中重臣,要么是做和事佬,要么就是希望能够息事宁人,花钱买平安就更好了。”赵煦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苦笑不已。

    “而今日,实在是让孙儿看不明白,实难知晓他们为何会如此。”

    高滔滔看着这位已然足足比起自己高出了快大半个头的孙儿,官家是真的越来越像那神宗皇帝了。“哀家还以为官家你会因此而开心得不行呢。”

    听到了这话,赵煦不禁赫然一笑,摇了摇头。“若是孙儿年幼之时,自然觉得这才是最合孙儿心意的,定然会对他们的态度有所改观。”

    “而现如今,他们言行,总让孙儿觉得这里边透着诡异,正所谓事出反常必有妖,只是,这个妖,孙儿现如今还看不清楚,还需要皇祖母您多多点拔才是。”

    “好,好啊,你能够由此考虑到这里,已是极为难得,你父皇在你这般大时,怕是都还没有你这般机敏。”高滔滔不禁老怀大慰,满脸慈祥地轻拍了拍那赵煦的手背。

    “莫说是你,哀家今日也颇有些摸不着头脑。照理而言,他们不认同那帮子书呆子倒也正常,但是却也不会如今日一般锋芒毕露。”

    “那这可如何是好?”赵煦也不禁有些错愕地看了一眼高滔滔。

    “当然是先稳一稳,大宋疆域广博,每天有数不清的公务要处理,此事先放个三五日且看看再说……”高滔滔很是意味深长地道。

    赵煦听得此言,不禁两眼一亮,心悦诚服地看着高滔滔,重重地点了点头。“皇祖母您真是睿智,对,就先晾他们几日,看看他们到底是打的什么算盘。”

    聊着聊着,话题目又转移到了王巫山这家伙的身上。赵煦看到高滔滔心情甚佳,于是便问道。“皇祖母,如今洪德寨一战之诸多功臣的封赏都已经差不多了,只是王巫山身为首功之臣,却不知为何迟迟未见对他的赏赐?”

    “官家你就放心好了,哀家之前已经询问过了礼部和吏部,正是因为那小子功勋卓著,这才让他们为难,毕竟,功劳那么大,但是他年纪又如此之轻。”

    “恩赏重了,日后该当如何?若是恩赏轻了,想必官家你肯定也会不开心。莫说是你那一关,就算是哀家,肯定也会不高兴。”

    听到了高滔滔之言,赵煦不禁心头一松。“原来如此,那就好,说起来,与王巫山一别数月,朕,倒是有些想他了。”

    若是王洋蹲在跟前听到此言,必定会菊花一紧,脸色大变。不过听在高滔滔这样的老司机耳中,自然是很清楚赵煦的意思。

    “是啊,哀家也觉得若是有王巫山在,至少能够让哀家觉得省心不少。看看他做的那些事情,随便挑出一样的,都让人觉得舒心顺意。”

    “现在那条刚刚开通没多久的御街,可是没有百姓不称好,不称便利的,雨后不会积水,也不会泥泞,这元祐水泥实在是建筑之利器。”

    “嗯,苏学士不是说了,章楶章大人以少量兵马守御环州州城之时,每每城墙现有裂隙,以元祐水泥掺沙灌之,只需一夜,便能够坚若磐石。”

    “而每次都会让那些欲向破损墙攻进的西夏人无功而返,使得他们士气大挫,这元祐水泥,实在是功不可没。”

    “皇祖母,苏学士他们的什么时候开始押送战俘与战获返回京师?”赵煦又询问了一句道。

    “此事由枢密院和兵部那边商量,毕竟所获甚巨,战俘太多,需要看看应当如何行止。不过苏学士已经派遣马尚那小家伙,押送着小梁后以及西夏战俘之中的重要人物先行返程。想必最多半个月之后,哀家就可以见到那位西夏国的小梁后了……”

    “西夏的小梁后,孙儿倒更想像看看她的姑母,那位令我大宋有永乐城之败的西夏毅宗的皇后大梁后。”赵煦一脸意气风发地说道。

    高滔滔看着这位斗志昂扬的少年天子,不禁没有如过去一般听其豪言便皱眉不悦,反倒爽朗一笑。“哀家老了,怕是难以有那样一日喽……”

    “皇祖母您身体一向健康,就算是年纪大些也是无妨,孙儿还想要多多听您教诲呢。”赵煦转过了头来,看着满头灰发的高滔滔,不禁心中一暖,温言安慰道。

    “你呀,若真是愿意孝顺我这个老婆子,那就争取早日与你的皇儿,为哀家早日生下一个重孙才是。”

    听得此言,赵煦不禁想到了那位端庄之中,却又隐透着灵秀的孟氏,不禁心中微漾,脸上的笑容也不禁多了几分。“那就还请皇祖母一定要好好的保重身体才是……”

    #####

    第二天,甚至第三天,旧党大佬们真可谓是摆出了一副忧国忧民,为君王分忧的架势,向太皇太后不停的陈述着西夏的反复无常,认为这一次,大宋绝对不能够再满足西夏的任何要求。

    更应该乘着这个机会取消对西夏的岁赐,如果他们想要获得什么,那就得拿东西来换。大宋,不再继续再当二傻子,妄想着用仁义道德去唤起对方从未有过的良知来换取和平。

    不得不承认,这帮子擅长嘴皮子的旧党大佬们很是能说会道,生生把他们过去的投降主义与绥靖政策说成是为了今日大宋的富强与繁荣的忍辱负重。

    而又把今天的高调姿势宣扬成了他们这些家伙认为大宋身为泱泱大国,不仅仅需要气度,但同时也必须有雷霆手段,正所谓王道治天下还要霸道辅佐。

    这下子,高滔滔与赵煦都彻底的陷入了迷茫了,这帮子家伙,难道真的是集体中风了?口风转变之后,居然会如此之坚定,根本就不像是在虚伪的唱戏。

    似乎他们是真心的发自内心的希望大宋应该这么去做。肿么办?高滔滔与赵煦祖孙二人商议了好几天,也着实没能摸着头绪。

    重要的是,他们这样的请求,还真是很符合大宋天子赵煦的心意,而高滔滔亦因为此战之大胜,自然也不会觉得再采取过去的绥靖政策是上佳之策。

    最终在第四日的朝会之上,高滔滔恩准了臣下的请求,而赵煦很是豪情万丈地下达了旨意,拒绝西夏使节进入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