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7b1小说网 > 网游小说 > 数风流人物 > 辛字卷 斜阳草树 第九十四节 做好自己的事
    冯紫英猜得没错,关于在西南战事设立巡抚或者巡按的问题上,内阁也爆发了较为激烈的争论。

    张怀昌在向内阁提出要设立巡抚或者巡按来统一统率协调整个西南战局时,内阁五人都吃了一惊。

    巡抚和巡按在大周都是临设职务,巡抚出自吏部,巡按出自都察院,但都需要对方的认可,巡抚一般是四品以上官员,以民政事务为主,必要时候可以兼管军务,而巡按只要正七品即可,主要以军事和吏治、刑诉为主,一般不管民政。

    某种意义上来说,巡抚权力更宽泛一些,权责都要大一些,巡按更单纯一些,更灵活一些。

    因为西南战事牵扯到四川、湖广和贵州,而且改土归流关乎民政,很显然设立巡抚更为合适一些,但是在之前也是为了西南战事和荆襄流民,已经设立了郧阳巡抚,这已经在朝中引起了很大争议。

    不少朝臣都认为郧阳巡抚原本作为管治荆襄流民而设立,现在从荆襄流民中为了西南战事又设立了荆襄镇,已经转变为军镇,杨鹤作为巡抚其实已经摇身一变成为以文职代武责,代行总兵职责了,而且现在荆襄军已经远离郧阳,郧阳巡抚就该撤销,最起码就应该免去他郧阳巡抚之位。

    现在不但郧阳巡抚没有撤销,居然又要设立川南巡抚,这一个接一个的巡抚设立,岂不是要成为普遍化和制度化,这无疑是不符合大周规制的。

    而且杨鹤现在是郧阳巡抚兼掌荆襄军,若是按照张怀昌的提议,由孙承宗出任川南巡抚,负责统率整个西南平叛各路大军,不说王子腾,杨鹤会服气么?

    这也是一道难解之题。

    论军务娴熟,无疑长期在兵部的孙承宗更为合适,但杨鹤不但参与了宁夏平叛,而且是以右佥都御史身份出任郧阳巡抚,论身份贵重却要高过孙承宗,现在若是让孙承宗来指挥杨鹤,那这又有点儿难以协调了。

    冯紫英得到消息时都是第二日了,结果就是没有结果。

    既没有确定是否设立川南巡抚,也没有确定是否撤销固原军,结果就是一个和稀泥,孙承宗继续整合重庆府那边卫军、民壮,杨鹤整合战败的固原残兵,将固原军与荆襄军合二为一。

    现在兵部的意见是孙承宗负责西线,杨鹤负责中线,王子腾负责东线,但短期内无论是孙承宗还是杨鹤都无力在发起进攻,也许只有王子腾的登莱军还有一战之力,但是王子腾本人有多少作战欲望,却就不得而知了。

    对于内阁和兵部之间的激烈博弈,冯紫英也清楚还轮不到自己插言,作为顺天府丞,他所需要的是做好自己本职工作。

    自己在顺天府的根基还很单薄脆弱,威信也不是靠一桩苏大强夜杀案就能立马建立起来的,当然苏大强夜杀案的确开了一个很好的头,接下来还需要不断的巩固才行。

    站在古北口城墙上,春日里的劲风疾吹,旗帜狂舞,猎猎作响。

    冯紫英和尤世功并肩站在墙垛边儿上俯瞰着墙外的山野,罅隙裂谷中已经隐隐有了几分绿意,完全看不出几个月前这里还是蒙古人越墙而入的必争之地。

    黢黑苍凉的不规则石块如同卧虎蟠虬,横七竖八地在边墙下山岭中散落,摇曳的灌木树杈子抖索着颤栗,从北面掠来的冷风偶尔带起一阵尖厉的呼啸,打着旋儿从雉堞口子钻过,让人顿时生出一种《登幽州台歌》里边的意境。

    “兵部没说要裁撤你们蓟镇军吧?”冯紫英很随意的将双手撑在雉堞上,目光望着北方。

    “怎么,撤了固原军还不够,要打蓟镇的主意不成?”尤世功不以为然的摇摇头,手中马鞭轻轻一挥,鞭梢在空中尖啸一声,收回在他粗糙的手掌中,发出一声闷响,“估计还轮不到蓟镇吧,不是说要裁掉固原镇,裁汰甘肃镇和宁夏镇么?固原也就罢了,可要把宁夏甘肃二镇合一,如此漫长的边墙,河西走廊和河套那边大周准备放弃么?目光短浅啊。”

    现在外边传言很多,但是归根到底还是冲着兵部耗用而来的。

    伴随着察哈尔人开始不断扩张,对西面的土默特人和鄂尔多斯人也形成巨大的压力。

    现在的土默特人主要面临的对手和敌人已经不是大周了,而是以察哈尔人为首的蒙古左翼诸部,这样变相的减轻了包括山西镇(太原镇)在内极其以西的榆林、宁夏和甘肃诸镇的压力。

    这几镇在之前主要都是面对土默特人为首的蒙古右翼诸部,但现在察哈尔人势力在不断扩张,尤其是去年南侵大周京畿虽然并未获得多少实利,但却为林丹巴图尔长了不少声势,连带着林丹巴图尔对鄂尔多斯和土默特人的态度也在变化,这让土默特人和鄂尔多斯人很紧张。

    辽东、蓟镇和宣府都是不能动的,而荆襄镇组建,淮阳镇即将组建,那么像榆林镇、宁夏镇、甘肃镇、固原镇甚至大同镇还有必要保留那么多兵力么?起码现在为了节省开支,腾出手来把荆襄镇和淮阳镇搭建起来才是最重要的。

    “目光短浅要看怎么说,现在户部支应不起荆襄镇和淮阳镇,那怎么办?”

    冯紫英倒是很理解户部的难处,就那么大一块馍馍,这边要多掰走一块,那就势必在另一头找回来,这还是自己的开海之略之后腾挪增收一大块之后才能如此,否则还要更艰难。

    “淮阳镇有意义么?”尤世功冷笑,“几个倭寇就能把一帮人吓得屁股尿流,蒙古人打到京师城下也没见如此,现在就为了应付一帮倭寇,就要专门组建一个淮阳镇,那登莱水师呢?不够用?”

    尤世功倒是一针见血,冯紫英也清楚淮阳镇不是军事问题,而是政治问题。

    是江南士绅觉得大周精锐军队都集中在北面,而他们自视为菁华之地的江南却是毫无抵御之力,几百倭寇都能弄得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而且更觉得江南为大周提供了七成以上的赋税,凭什么就不该有一支军队来保卫江南?

    这个提议出来几乎是赢得了整个江南士绅一致支持,便是如叶向高、方从哲这种从内心来说愿意顾大局的江南士绅代表都无法劝说这些江南士绅放弃这个要求,而只能想其他办法来予以解决。

    “那尤大哥觉得这里边还有没有其他意思呢?”冯紫英突然问道。

    尤世功淡淡一笑,“也不排除有些人有一些想法,现在王子腾的登莱军朝廷不是就觉得有点儿尾大不掉指挥不灵了么?淮阳镇按照这意思组建起来,如果这总兵不能选一个让朝廷放心的人,只怕麻烦还会更大,但是选了朝廷满意的,只怕江南士绅们又要闹腾了。”

    摇了摇头,冯紫英不愿意再多想这些事儿了,那都不是自己能过问得了的,他现在还是做好自己手上的事情。

    “尤大哥,我此番来密云、怀柔,就一桩事情,要用你蓟镇手中的军户。”冯紫英挑开话题,“徐光启徐大人这几年在天津隐居不知道尤大哥是否知晓?”

    尤世功摇摇头,他对文臣,尤其是非兵部、吏部和都察院出身的文臣知之不多,也没兴趣。

    “徐公是本朝最著名的农学大师,他在福建、南直那边通过乡人从西夷引入了一些的新的作物,……”

    “新的作物?”尤世功挠挠头,“是和麦粟差不多的么?”

    “嗯,不能说差不多,应该说强得多,这几种作为不择地,山地、岗地、滩地、沙地都能种植,耐寒耐旱,对土质也要求不高,而亩产却是麦粟的数倍,据说种得好的能有麦粟的五到十倍!”

    冯紫英的话吓了尤世功一大跳,“五到十倍?紫英,这等事情能个你可莫要虚言诳骗,粟麦在寻常岗地中一季不过一百来斤收成,你的意思是说那等作物能有一千斤的收成?这不可能。”

    “尤大哥,你觉得我这不辞辛苦的跑到这里来找您,真的是闲极无聊来折腾的么?”冯紫英也不客气,“第一季主要是在几县里,我已经安排几个州县进行试点,但还有部分我希望您手中军户能认真把这桩事儿办好,尤其是现在密云、怀柔、营州这边被蒙古人祸害得不成样了,流民若是没有一点儿盼头,是不敢回来的,所以我必须要给他们找一个示范,……”

    “所以就是我手中的军户?”见冯紫英如此认真,尤世功还不敢不信了,“这等作物可是很难入口?”

    “也不尽然,只是和麦粟味道有些差异,只要多吃几回,也许你会觉得比麦粟更可口呢。”冯紫英一口咬定,“尤大哥,你得帮我一把,我希望到明年,能够在顺天府的山区岗地滩地这些不适合麦粟的贫瘠之地,大规模的推广这些作物种植,所以必须要有一个好的示范,而且不能只局限于一处,就只能来找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