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7b1小说网 > 修真小说 > 献给仙君的be美学 > 第229章
    阿错抬了抬手,抱拳示意:“我叫阿错。幽二十三王子。”

    澹台莲州:“……”

    荆玉山:“!”

    现在不管遇见什么是都不会让澹台莲州感到奇怪了,他很冷静地接受了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幽国王子。

    心想:哦,荆玉山在信里提起过。

    荆玉山介绍过的幽国权贵他看过的都记得,他信任荆玉山,便看了一眼荆玉山,眼神像是在说:这是你的人,你自己安排。

    阿错总觉得哪里很古怪,荆玉山又扶他回了帐篷里休息,然后随澹台莲州离开。他目送两人离开,布帘摇晃,一时出神。

    阿错自言自语地说:“想到了。”

    澹台莲州的态度太像是个普通人了,与荆玉山说话的时候也不像是君臣,倒像是久别重逢的老朋友,放松舒适。

    是跟他截然不同的一国王子。

    他们都是王子,怎么相差那么多呢?

    还未稳定下来的布帘又被掀开,这次走进来的是秋露,她换了一身装扮。

    既不是在幽国王宫中淫亵妖媚、花枝招展的舞女装束,也不是跟他们在路上颠沛流离时故意扮丑、脏不啦唧的装束,她洗干净脸,把头发用粗布裹了,别了树枝作发簪,穿着一身干净的靛蓝麻布衣裳,清净爽利,眉角眉梢也很舒展。

    拭去粉黛,素面朝天。

    她一进门,见到阿错就笑了一笑,这个笑没有任何的意味,只是她心里高兴,满溢了出来而已,她说:“阿错王子,您今天觉得身体可还好?”

    阿错:“方才还去晒太阳了,刚回来。”

    秋露:“那就好,送您到这儿,我也放心了。

    “我过来是想跟你说一件事——明天昭军要送一批伤病员回昭国养伤,我问了太子殿下,他说我可以随车队一起去昭国。

    “您要一起走吗?若是您也要一起走,不如也去问问太子可不可以也带上您。”

    阿错想了想,说:“我不走。”

    秋露便向他行了一个礼:“那秋露就在这里与您告辞了。”

    阿错受了她这一礼,想到自己现在已经不是王子了,慢一拍地回了一礼,说:“多保重。”

    秋露:“保重。”

    阿错见她这样飒意道别完了,转身就要走,却又忽地出声叫住她,好奇地问:“你去了昭国打算做什么?”

    秋露笑说:“做什么都行,或许,继续跳舞吧。”

    阿错愕然,以为她在开玩笑,秋露又稍稍揖身,也不解释,翩然而去,脚步轻快。

    天色昏暗时分,荆玉山回来了。

    阿错与他讲了秋露要离开的事情,荆玉山并不觉得奇怪,他说:“昭太子擅歌,擅剑舞,上行下效,昭国百姓皆能歌善舞,昭军的战舞尤为一绝,既能强身健体,又能寓教于乐,还能鼓舞士气。

    “前天晚上你没去看,城中晚饭篝火时,有人唱歌跳舞,秋露见了怕是技痒,也忍不住下去随着一起跳了一场。忘了与你说。”

    他津津有味地道:“她就穿着粗衣布鞋,在火光与月光中,僛僛醉舞,身姿曼妙,与一位战士一起跳舞,刚柔相济,美得令人心惊。”

    阿错没见到,也想象不出来,他只见过秋露作为女奴时献媚的歌舞,美是美,可男人看她跳舞是为了跳舞吗?

    阿错说:“秋露走了,就只剩我们两个去见幽国王都被破了。”

    荆玉山闻言一滞,他没有附和,却是静静地看了阿错一眼,帐篷里陡然沉默下来,油布很薄,可以听见外面传来的喧哗声,更衬得他们之间的缄默显出诡异。

    阿错明白了,平静地说:“你也要走了。昭太子要你办事吗?”

    荆玉山颔首:“是我自己要走的,幽国有几位我们以前就认识的老朋友,我打算帮他去劝降,如此一来,也可以尽量少死一点人。”

    阿错:“也是,为了幽王殉国并不值得。”

    阿错一声话不说,躺在床上,先是别过头,再转过身去,荆玉山依稀看到他眼角依稀有泪光。

    不知怎的,心软了一下。

    这个命运多舛的小王子在大仇得报以后,不再假装成熟稳重,时不时地会不小心暴露出几分少年心性。

    竟还会这样任性地哭一哭了。

    荆玉山觉得他又可怜又孤独,想要为他安排一下,在他的床边坐下,手搭在他的背上,手掌下的身躯感觉纤瘦极了,摸上去就是皮包骨头,他说:“你改个名,不再做作国王子,以后为昭太子效力吧。”

    阿错憋住哭声,不屑地“哼”了一声:“我若要讨口饭吃,岂需要在昭太子面前摇尾乞怜,我有的是办法讨生活。”

    真是白费好心!

    荆玉山被他骂了以后,心想。

    荆玉山:“那你随意吧,不过最好还是在昭国,我找你比较方便。等我到时候回来了,我再去见你。”

    阿错:“嗯。”

    荆玉山又说:“你要是不想为太子办事,就做个史官嘛,不吝是哪国的,整理各国历史。”

    他说:“我看啊,最多再过三十年,等昭太子登基为昭王的时候,这个天下就没有其他王姓,唯剩澹台了。

    “从今天开始,天下要更乱了。”

    -

    昆仑。

    青云台上。

    七位长老站在一个法阵的各端,岑云谏被围在正中间,遭受诘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