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7b1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重圆(双重生) > 第179章
    终于有一日,八音盒发出了* 聒噪的声音,变得断断续续。

    又在一天,盒子被她不小心碰落在地。

    她惊慌地站起身,听到外边的兵荒马乱,侍妾们的逃跑哭喊声。

    温滔被皇帝下旨处死了。

    不知何时起,皇帝忌惮起母族温氏,那嚣张到不可一世的势力。首当其冲的,便是作恶多端,被百姓所耻恨的国舅。区区一个庶子,便拿其开刀。

    别院的妾都被遣散了。

    她们围在一起,商议以后该怎么办?最终,许多人都说要回家去,但回家后呢?谁也不知。

    都低低地哭起来。

    她也哭,也打算回家去,尽管不知竹马是否还在等她。

    但在临走前,她有一件事要做。

    八音盒已被磕坏了一个角,再无法发出曾经的泠泠声,曲子也不再完整。

    可她想,还是要送回去的。

    她听说卫家人回京了。

    她有些愧意地抱着坏了的八音盒,登上卫家的台阶,敲响了大门。

    *

    卫虞从未见过她,但在见到八音盒,听完她的诉说后,眼睛湿热。

    卫虞接过八音盒,并去取了五十两银子给她,感激她,言作她归家的盘缠。

    门缓缓阖上,单薄的身影迈上未知的路。

    卫虞也走向了春月庭,脚步越来越快,到后来,甚至跑起来。

    她泪如泉涌,这是三哥离京前交给她,让她在三嫂与许执大婚时,送予的新婚礼。但不想就在万事全备时,许执来退婚了。

    这份礼便没能送出去。

    她并未打开看过,仍然放在柜子里,打算等三哥回京,再还回去。

    但一日丫鬟打扫屋子时,没留意碰到,掉在了地毯上,露出里面的一个四方盒子。

    她不知是什么,着急找人修复,可不过两个月,太子落败,卫家被抄流放,峡州十年,她再没能去取。

    没成想会这样流落,辗转多人。

    卫虞捧着八音盒回到春月庭,看到三嫂缠绵病榻,一整日未醒,想到太医的话,她擦掉泪水,连忙找来洛平,赶紧寻匠人修复。

    可最好的匠人已经死去,八音盒又坏地太厉害,无人再能修复完全。

    卫虞还是将竭力修补后的八音盒,拿去给了三嫂,说是三哥临走前送她的。

    她记起母亲逝去前,流泪与三嫂说的话了。

    “我晓得你先前喜欢卫陵,那时是我愚见……后来那个孩子说喜欢你,可你已与许执定亲了……我没想到你会因他入狱,受了那么多苦。”

    便是在那时,卫虞知道了三嫂是喜欢三哥的。

    曲子一遍又一遍地轮转,只有前半段了,调子不再明快,沉压地模糊,时不时有铁片刮过的刺耳声。

    “开窗吧,我想透透风。”

    支摘窗被推开,春日到来了。

    微风吹动纱帐,她还躺在床上,枯瘦的身体,干瘪地只见骨头,声音几如曲子的钝,转目看拂落的杏花。

    整间屋子浸透浓郁苦鼻的药味,终是散了些。

    八音盒彻底断声的第三日,交代完那番遗言,三嫂便走了。

    卫虞依她的话,着人抬来温水,忍泪将她的身体小心仔细地擦净,穿上一身素净的衣裳,梳头,整理仪容。

    尸身暂停堂屋,设置香案,点明灯。

    立即请来道士看批书,因要带回津州,走海路拖延不了,有避讳之处需尽得知注意。

    接着报丧、赶制孝服、打彩棚、揭白。

    翌日吊丧大敛,白幡飞扬,洛平来帮忙,先吩咐府中管事将冰窖里所有的冰取出,运往港口,再招待重又续接的卫家宾客。

    晨时,卫虞卫若、携卫锦在卫家祠堂禀说。

    下晌,卫若收拾完行李,便扶棺往河道港口去,登船后,亲手将冰块料理在棺椁四周,防尸身于路途腐坏,便哽咽着启声开船。

    大帆迎风,破开水面,船往津州而去。

    河岸边,卫虞淌泪,拦抱住大哭,一声声呼唤“阿娘阿娘”要追去的卫锦,终也痛哭出声。

    是卫家对不起三嫂,否则最后她为何说出那番话。

    分明不过母亲的空口之言,她与三哥也未成婚,明明可以不管他们,有更好的选择,却还为了他们,受苦至此。

    若是没有三嫂,卫朝不会被皇帝重用,他们也不会重返京城。

    回去后,卫虞与洛平仍接后事。

    在薤露歌里,头七,做水陆道场;后至六七,念经做法事。

    直到辞灵出殡那日,才算完整。

    卫虞以为一切都终止于这个春日。

    春去秋来,寒来暑往,卫锦在峡州惊惧害出的痴病,也在三嫂生前带去的那个大夫那里治好了,仍时不时去卫家祠堂祭拜三嫂。

    又一个春日来临时,惊蛰节气,多雷雨,惊声震震。

    一道闪电突地劈中破空苑的那棵百年梨花树,自中间分裂,苍白的树心陡然暴露,高大耸立的树冠摇坠倒下,将十年未再住人的主屋压塌。

    一面墙应声而崩,砖石坍落,一个埋藏其中的匣子,也跟着砸在纷落的雪白梨花里,内藏的信件散落,没入淅沥冰冷的春雨。